您当前的位置: 戛纳新闻网 > 教育 > 2020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举办,百度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2020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举办,百度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发布日期:2020-12-28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我国AI人才缺口也愈加明显。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在教育上面临着“产学研用”的多重挑战,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既懂技术又要懂行业落地的大量AI人才成为难题。近期,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百度智能云承办、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2020职业院校AI人才培养论坛”活动上,全国100多家职业院校及企业来宾齐聚西安,聚焦“蓄势赋能、智创未来、产教协同”,针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与用人需求等问题展开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对接。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宝平,人民日报总编一读室主任杨立新,西安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露,百度云智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钒,陕西国防职院党委书记张卫平、校长刘敏涵出席了本次活动。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指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如何做到从适应到引领转变,实现自身的突破性发展,是当下职业教育改革中,人工智能方向必须深思的问题。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在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文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提升职业院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希望企业与社会更加关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参与和支持。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宝平讲话。他指出,陕西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工作进展迅猛,各高校充分发挥特长优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结构及人才培养,助力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战略的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也密不可分,作为职业教育人要立足当下,引领未来,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工智能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着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人民日报总编一读室主任杨立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在各个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对一些传统产业产生了革命性甚至颠覆性的变革。他期待人工智能应用到社会发展的更多领域中,推动创新与进步。随后,杨立新主任现场呈上了亲笔创作的书法题词“创新无限,智能天下”,表达了对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协同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在全天的论坛演讲中,百度云智学院也从企业的角度阐述了目前人工智能为首的新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坦言创新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缚,更深入地推动产业界与学界的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联动发展。云智学院会做好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与此同时,借助此次论坛邀请的一线教学专家,百度云智学院发起了三个行业圆桌论坛,针对“人工智能人才”“AI 工业互联网人才”以及“AI+电力人才”三类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分别从新基建、新技术角度以及新基建、新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新时代人工智能人才,研讨会参与人员主要有高职院校代表以及企业代表,共同围绕相关方向人才能力模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研讨并达成共识,为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圆桌论坛A: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向研讨

圆桌论坛B:AI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研讨

圆桌论坛C:AI+电力人才培养研讨

校企合作模式的推陈出新,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孜孜不倦的专家学者,也离不开勤勉奉献的企业家,更离不开校方和企方的精诚合作。本次论坛以构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体系为主线,旨在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助推人工智能领域产教协同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整体谋划,明确要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围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调“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在新旧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西安作为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同时,职业院校作为人才金字塔的基石,站在实践应用的一线,更需要与产业一道携手共进。百度云智学院一直以来将职业院校作为AI+产业人才培养深耕的领域,并且积累了大量一线实践经验,在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领域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能与各个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大批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工智能人才,繁荣AI人才生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补足人才短板,为智能经济的全面到来打好基础。